陈维崧律师(电话:139-2220-6869),组建的明法刑事团队,大量无罪、取保、缓刑成功案例,尤其擅长毒品、诈骗、职务侵占、非法集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案件辩护。&nbs... 详细>>
律师姓名:陈维崧律师
手机号码:13922206869
邮箱地址:13922206869@139.com
执业证号:14401200110249151
执业律所: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29层、10层、11层(1101-04)
盗窃他人财物的小偷,那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不过有些时候,你非但恨不起来,反倒有些同情。
4月17日,成都市检察院通报了一起盗窃案。该市一名杨姓男子因偷走一块价值29元的腊肉,构成盗窃罪,被法院依法判处半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元。偷一块腊肉竟然被判半年,还罚了一笔钱,值得这么大动干戈吗?
其实,从刑法上来看,对杨某的定罪量刑,算不上“离谱”。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所谓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入户盗窃”,对涉案财物价值并不作要求,偷一块腊肉也算。
根据2013年“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从报道看,杨某看到他人房屋未上锁,推门入室后,从客房卧室拿走财物,构成盗窃罪应无疑义。
同样是偷窃,为什么有的需要规定“数额较大”,而“入户盗窃”却没有这一硬性要求呢?那是因为,立法者主要考虑的是,“入户盗窃”侵犯的不仅是他人财产权,更是住宅的空间专属权,从主观恶性到社会危害性,都较一般的盗窃行为更大一些。在现实中,很多入室盗窃者被物主发现后,采取暴力抗拒抓捕等行为,由盗窃升级为抢劫,甚至是故意杀人,所以必须严厉打击。
不过,具体到杨某的“入户”盗窃上,也不无可宥之处。应当看到的是,他属于临时起意偷窃,屋主的房门未上锁,由此才有可乘之机;入户行窃的罪行暴露后,他束手就擒,没有采取暴力对抗;虽说盗窃数额不影响该案的犯罪定性,但所获物品价值毕竟很少,远远不及四川省确定的1600元“数额较大”标准。
由此也反映出,杨某盗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不大,而犯罪情节也属于轻微之列。那么,对于这种行为,还该不该定罪量刑呢?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两高的司法解释也规定,即便是盗窃的数额较大,但“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也就说是,法律留有“余地”。
况且,就一般公众的认知,杨某偷盗价值29元的腊肉,虽说进了别人房间,但与寻常的小偷小摸并无二致,却要承担最为严苛的刑罚,如此有失人心公允。刑罚不是目的,教育挽救才是目的。事实上,公安部门抓捕的扒窃小偷,如果数额不大,不是常犯,往往经教育处罚后释放。如对杨某依法“网开一面”,以行政处罚“代替”,既能让其承担“不利后果”,又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从立法上看,相关司法解释也值得商榷。诚然,“入户”应是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但作为“唯一项”,则有些“简单化”。很难说,进入没有上锁的房屋行窃,就一定比屋外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危害更大。如果在“入户”构成盗窃罪的基本条件之外,再加上一定的数额标准或其他条件,更能体现刑罚的“公平性”,也更容易达到刑罚目的。
毕竟,在正义的天平上,法理和情理并不矛盾。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