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律师(电话:139-2220-6869),组建的明法刑事团队,大量无罪、取保、缓刑成功案例,尤其擅长毒品、诈骗、职务侵占、非法集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案件辩护。&nbs... 详细>>
律师姓名:陈维崧律师
手机号码:13922206869
邮箱地址:13922206869@139.com
执业证号:14401200110249151
执业律所: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29层、10层、11层(1101-04)
导读: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很多事,也有人因为对某些人不满,通过网络散布虚假事实来贬损他人的人格、损害他人的名誉,那么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下文为您详细介绍。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见,借助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网络诽谤行为将构成诽谤罪。
根据最高院和最高检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犯罪标准,具体细化为: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明知他人实施诽谤仍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也会以共同犯罪论处。
另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外,诽谤案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即被害人需自行搜集证明存有诽谤行为且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的证据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若证据不足法院审查后可能会不予受理。
因此,律师提醒:在遭遇网络诽谤时,应头脑冷静,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如发帖浏览量、转发量的相关数据,诽谤行为对自己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等材料;而一旦行为人的诽谤行为情节较轻微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不能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来维权的,市民则可通过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者要求相关部门对行为人处以治安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权利救济。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