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律师(电话:139-2220-6869),组建的明法刑事团队,大量无罪、取保、缓刑成功案例,尤其擅长毒品、诈骗、职务侵占、非法集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案件辩护。&nbs... 详细>>
律师姓名:陈维崧律师
手机号码:13922206869
邮箱地址:13922206869@139.com
执业证号:14401200110249151
执业律所: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29层、10层、11层(1101-04)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熊琳)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前夕,记者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年来,网络涉毒犯罪呈上升趋势,涉毒快递、扫码支付毒资以及微信群组织吸毒等现象时有发生。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余诤介绍,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和现实毒情传播的共同作用下,互联网迅速发展为毒品违法犯罪新的传播平台和联络渠道。三中院辖区仅2017年以来便审理了50多起网络涉毒犯罪,典型形式包括通过网络发布毒品销售信息、发送涉毒快递、扫码进行毒资支付、建立微信群引诱新吸毒人员以及组织集体吸毒等。
三中院刑一庭副庭长冯桢表示,网上信息传输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加速了毒品流通,诱发新吸毒人员滋生,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同时,作为末端毒品犯罪,零包贩卖型毒品犯罪借助互联网,扩散情况较为突出。
冯桢表示,零包贩卖型毒品犯罪案件呈现“三多”态势:一是案件数量多,占据毒品案件总数的五成以上,且仍处于增长趋势;二是涉及的毒品种类多,除常见的冰毒、海洛因、大麻外,新类型、混合型毒品等多种毒品也屡见不鲜;三是交易地点多,除了酒吧、夜店等传统重灾区外,交易地点逐渐向地铁站、住宅楼、停车场等人员繁杂、交通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扩展。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